不要害怕作出與別人不同的決定

中學時期不少人容易受到同輩的影響,無論升學等決定都會參考同學的意見,而就讀於南方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的譚海勝分享,不少同學選擇赴外國或台灣升學,到內地升學的人寥寥可數,而他堅持自己的選擇—臨床醫學系,他表示有部份原因是因為澳門高校專業類別不多,也充分了解內地升學資訊;另外也深感澳門醫護人員儲備不足,希望自己能成為醫生,為澳門醫療發展出一分力。此外,到外地升學可以訓練自己獨立生活,增強自理能力,為踏出社會做好準備。在綜合考慮後海勝決定到內地高校讀醫,雖為學校少數同學選擇內地升學,但海勝認為最重要是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學習與人相處是大學必經之路

  譚海勝自小在澳門長大,離鄉別井的他在求學的過程中,他說自己在與同學交流上沒有遇到的太大的障碍。雖然身邊的同學來自五湖四海,但是相處過程還是非常融洽。然而,到一個新環境總是會有不習慣的地方,他表示從來沒有想過會有巨大的文化、生活習慣上的差異,不過他對此也表示理解,說:“生活上的磨合必不可少,磨合的過程中也容易會發生摩擦,但是,這個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使自己有機會去學會如何婉轉地表達意見並有效地與同學進行交流,而且往往只有去到外地讀書的同學才有機會和這麼多來自不同地方的同學相處學習,應該要好好珍惜這種機會。”

來到大學要能夠做到"唔知醜"

  而當談到學業的時候,海勝說到實際上的大學和自己中學時候所想像的有著不少的差距。老師不會再像中學的時候一樣為學生調整講課的節奏,而每節課堂所教學的內容也比中學的時候要多出很多,因此,無論從學業的繁重程度還是難度出發來看,大學的課業都需要學生更加重視和認真,最好能夠做到上課前要提前預習課堂內容,提升課堂效率,減少因為不熟悉或者不理解而跟不上教學進度的情況。同時,在上課遇到問題的時候,要能夠做到"唔知醜",不要感到害怕,因為老師一般課後會留下為學生解答疑難,所以必需要把握時間主動在課間找老師求解。在談到自己的規劃時,譚海勝也表示預計往往趕不上變化。首先,以前澳門的學生可以不用修政治課,但是到他入學的時候就變成了必修課,加大了課業的負擔,而這只是眾多事例的其中之一。海勝說:“事實上,校方的政策每年可能都會有改變,沒有人能夠知道明天會發生甚麼事。”但樂天派的譚海勝表示凡事要看到積極的一面,要學會以不變應萬變,做好自己的份內事。對於如何應對於未來的變動,譚海勝表示自己也就是準備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腳踏實地。談及將來的打算時,他說他目前沒有考慮太多有關工作和實習方面的事情,因為學校大三就會開始安排醫學生去到醫院進行實習,因此,他暫時比較長遠的打算就只有大學畢業後回澳考取醫生執照,然後工作。

 

爲自己的大學生活增加更多色彩

  海勝說道由於學校位於郊外,出校外花費的時間成本過大,因此平時的玩樂主要都是除了上網就是留在學校參加社團活動,譚海勝也表示大一的學生相對於大二大三學生,在課業上的壓力會比較輕鬆,因此他十分建議師弟妹在大一的時候多參加一些社團活動,擴大交友圈子,為自己的大學生活增添一些色彩。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