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優秀”

現時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系的王鞠,在踏入人大的校園之前,王鞠已到過北京多次,“之前都是跟隨一些假期的交流團來的,每一次都是短期停留,但足以讓我對這個城市產生很大的好感。不過畢竟不曾在北京長期待過,所以入學前我還是會有很多顧慮,擔心實際情況與我的想象會有落差。”實際上王鞠也遇到了不少學習生活上的挑戰,比如大多數澳門生都會遇到的南北文化差異、港澳台學生間的差異、甚至是澳門生之間的差異,但經過一年的適應期後,現在的她基本能完全克服這些不適感,“相信很多澳門學生在入學前都會聽到不少前輩們反映說澳門學生來到這裡之後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挑戰,但其實不用太擔心,這些都不是太大的問題,你會慢慢適應的。就我認識的人來說,我暫時還沒見過有誰是適應不了的。”

 

而對王鞠而言,新生生活中最難克服的一點,便是“認清並接受自己的不優秀”。“畢竟在澳門的時候,自己的成績還算優秀,哪怕有師兄、師姐幫我們做過心理準備,也是真正到了那個環境時才會發現自己有那麼多的不足。一開始是不能理解的,我明明都那麼努力了卻還是不如別人的分數高。”幸好在學校港澳台辦公室老師們的幫助下,她獲得了一些研究生師兄、師姐的指導,並最終順利通過數學期末考試,也是從那一刻起她開始覺得似乎再也沒有在人大克服不了的困難。她開玩笑道:“考完數學後,感覺自己適應了整個世界。”

課餘時間參與社團活動

師兄、師姐傳授的不只是經驗

王鞠分享,人大以“師兄”、“師姐”而不是“學長”、“學姐”來稱呼前輩是一件很有深意的事情,“人大的師兄姐們就真的像老師一樣,能教給後輩很多東西,給予你幫忙。”她回憶自己在入學前就因各種未來的不確定因素頻頻請教在新生群中認識到的師姐,師姐事無巨細,知無不言,甚至連王鞠沒想到的問題會主動提醒和告知。入學後,她亦在師兄姐們的幫助下學習了不少視頻剪輯需要用到的電腦軟件知識。之所以在視頻剪輯方面對自己有所要求,是因為王鞠今後想在這一方面有所發展,“我們學校的新聞學比較側重理論基礎的研究,目前較少教我們這方面的東西,但我個人比較想走偏傳播類的路,如新媒體等”。因此,她在大一暑假便開始尋找實習機會,並於澳門某機構負責新媒體運營相關工作,“剪剪片子,整理整理圖文,”王鞠笑說。她表示工作中涉及到的大部分技能都是她主動自學或請教他人所習得,“但學校的知識並不是完全沒有給我帶來幫助,比如新聞寫作就教會我更好地編寫新媒體文案。”

 

嘗試新聞拍攝

要有一顆無畏的心,磕磕碰碰也是一種嘗試

結束大一生活的王鞠坦言到現在還是有點迷茫,因新聞專業的就業前景並算十分樂觀:“很多學校都開設了這個專業,收的學生也特別多,澳門的高校也有這個專業,一些不是這個專業的人也會想進入這一行業。我看過不少這樣的例子,非新聞專業出身的人表現一點也不遜色,甚至更好。”但她並沒有就此氣餒,“還是要繼續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的。”這或許是她在新聞學專業中所收穫的品質——堅毅。“我們寫一篇稿子,改上二十次都是有可能的。刊出去的東西是面向大眾的,我們需要為自己寫的東西負責。”因此,在一次又一次的“折磨”中,她鍛煉出了自己的“耐心”,抗壓能力的上限也不斷在突破。

談及給想選擇新聞學專業的師弟妹們的建議,王鞠說:“做新聞人,首先你要有一顆無畏的心。要敢於接觸並接受陌生的人和事,不要怕錯,也不要怕改正錯誤。準備好了這一點,就足夠了。”但王鞠自覺現在的自己尚未能自稱為“新聞人”。“我現在還擔不起,做不好的話我怕對不起這三個字。”對她來說,這是沉甸甸的三個字,意味着無上的責任感,但她對這三個字所包含的一切仍抱有嚮往,“我仍會先努力嘗試做我該做的一切。”

 

於辯論賽中擔任工作人員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